香港富豪榜(2018香港富豪榜)

香港豪门有哪些

2009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

排名 姓名 财富总值(十亿美元) 年龄 企业

1 李嘉诚 $16.200 80 长江实业

2 郭炳联, 郭炳江 郭炳湘 $10.800 57/58/59 新鸿基地产

3 李兆基 $9.000 81 恒基兆业地产

4 米高·嘉道理 $4.200 67 中电集团

5 刘銮雄 $4.000 57 华人置业

6 郑裕彤 $3.800 83 新世界发展

7 吴光正 $2.600 63 会德丰

8 邢李㷧 $2.200 59 思捷环球

9 陈廷骅 $1.800 86 南丰集团

10 陈启宗 陈乐宗 $1.700 59/57 恒隆集团

11 冯国纶 $1.650 60 利丰

12 冯国经 $1.600 63 利丰

13 苏海文 $1.300 69 本格森环球

14 罗康瑞 $1.200 60 瑞安建业

15 柯为湘 $1.150 56 九龙建业

16 李泽楷 $1.100 42 PCCW

17 伍步刚 $1.090 70 永隆银行

18 伍步高 $1.040 71 永隆银行

19 何鸿燊 $1.000 87 信德集团

20 李思廉 $0.950 50 富力地产

财富总值达到十亿美元的共有19人,比去年减少21人(去年40人)。

2008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

排名 姓名 财富总值(十亿美元) 年龄 企业

1 李嘉诚 $32.000 79 长江实业

2 郭炳联, 郭炳江 郭炳湘 $24.000 56/57/58 新鸿基地产

3 李兆基 $23.000 80 恒基兆业地产

4 郑裕彤 $9.400 82 新世界发展

5 何鸿燊 $9.000 86 信德集团

6 刘銮雄 $5.500 56 华人置业

7 米高·嘉道理 $5.200 66 中电集团

8 吴光正 $5.000 62 会德丰

9 霍英东家族 $4.500 NA 霍英东基金会

10 陈廷骅 $3.700 85 南丰集团

11 李思廉 $3.500 49 富力地产

12 邢李㷧 $3.400 58 思捷环球

13 邓耀 $3.300 72 百丽国际

14 李运强 $3.200 64 理文造纸

15 冯国纶 $3.10 59 利丰

16 董建成 $3.00 64 东方海外

17 罗康瑞 $2.900 59 瑞安建业

18 冯国经 $2.800 62 利丰

19 陈启宗 陈乐宗 $2.750 58/56 恒隆集团

20 吕志和 $2.700 78 嘉华国际

2011年的稍后给你!

香港富豪榜(2018香港富豪榜)

香港有哪些富翁?

1李嘉诚 长和系列

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2011年,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201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蝉联亚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2014年3月,李嘉诚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在8个月中已套现超过710亿港元。[1] 2015年3月下旬,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与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达成最终协议,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将斥资约102.5亿英镑(约合956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

2郭炳湘兄弟 新鸿基地产

新鸿基郭氏三兄弟:是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的传人。新鸿基地产创立于1972年,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目前物业销售和租金收入分别占到盈利来源的63.3%和26.6%,其他业务包括酒店经营、建筑、财务、保险、戏院、货仓、制衣、公共运输和电讯等。

3李兆基 恒基地产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顺德大良。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李兆基是2016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二位,排名仅次于首富李嘉诚,净资产高达239亿美元,有“亚洲股神”之称。现分别任香港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香港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及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世界顺德联谊总会名誉会长。2014年7月8日在场外增持2852.57万股恒地股份,没有披露作价,持股比例由66.62%增加至67.68%。李兆基上次于两个月前增持股份,公开资料显示,自2013年11月至今,他每次增持都在场内进行。2015年06月02日的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宣布退任恒基发展主席兼董事总经理,7月1日起交棒于小儿子李家诚,并安排两位重臣李宁及欧肇基辅助,市场认为是为四叔的恒地王国接班铺路。

4施雅迪 太古地产

太古地产于1972年成 立,致力发展及管理商业、零售、酒店及住宅物业,发展策略集中在主要运输交汇点的上盖发展综合物业项目。太古地产在香港的投资物业组合以太古广场、太古坊及又一城为核心物业。 于中国内地,太古地产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共拥有五个大型发展项目,当中以北京朝阳区的三里屯太古里和瑜舍酒店最为人熟悉。

5嘉道理 中华电力控股

在香港的九龙区、新界区及离岛区发电及供电,但不包括香港岛、南丫岛及部份岛屿。另外亦有投资中国国内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电力项目,物业发展。2004年纯利8,614百万港元。

6吴光正 会德丰

前身为会德丰马登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隆丰投资有限公司(在1920年创立)和隆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现以香港为总部。在1970年前与怡和、和黄、太古,号称英资四大行,但随着七十年代油价高企,经营油轮业务的会德丰首当其冲,八十年代世界航运业萎缩,1985年2月,会德丰终被船王包玉刚收购。其附属公司包括九龙仓集团以及会德丰地产(香港)。现任董事会主席为吴光正之子吴宗权。

7陈启宗兄弟 恒隆地产

公司在香港注册,主席为陈启宗。恒隆地产有限公司是恒隆集团有限公司的地产业务机构,除了香港多元化的地产业务外,并在1990年代,于内地主要城市建造、持有及管理世界级商业综合项目。恒隆地产是香港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属于香港恒生指数及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份股之一,以市值计算,是全球最大的纯地产企业之一。恒隆地产的母公司恒隆集团由陈曾熙先生于1960年9月13日创办,瞬即发展为香港大型地产发展商之一。恒隆地产其后亦因建造港铁沿线多个大型屋苑而建立名声,80年代初,香港受到主权问题困扰,楼市一度一蹶不振,犹幸管理层处事谨慎英明,公司尽管一如董事长其后所指,业务一度沉寂,仍能顺利过度。恒隆的业务至此大都专注于香港发展。

8荣智健 中信泰富

荣智健,1942年(壬午年)出生于上海,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毕业于天津大学,体育爱好者,上大学时是“职业棒球手。1986年,荣智健进入中信香港任董事总经理,在国务院支持下,进行了一连串收购,然而最重要的,是借壳香植球的泰富发展上市,正式易名中信泰富。1987年2月,香港中信以13亿港元购入12.5%国泰航空股权,是香港中信首项重大投资。

9汪穗中 德昌电机

德昌电机集团成立于1959年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在微电机和集成电机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导地位。徳昌微电机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消费及商用产品中,包括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商业器材及个人护理产品、多媒体及视听产品等。

10 李泽楷 电讯盈科

李泽楷,1966年11月8日出生,香港富商李嘉诚之子,企业家。1989年从美国回香港和记黄埔任职,有“小超人”美名。2015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63名,全球富豪榜第360名,2017年,身价高达港币340亿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香港《富比世》2017年富豪榜第15名。电讯盈科成立于2000年,是香港最大的电讯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股票代号是0008,故又被俗称为八号仔。1994年10月18日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以美国预托证券形式上市。电讯盈科是全港最大的通信服务供应商,也是亚洲主要综合通信服务公司。该公司着重在亚太区,特别是大中华地区发挥各个主要业务单位与业务伙伴的协同效益,并致力为亚洲各地的商界及个人客户带来全面的组合服务,从而增加股东回报;所提供的通信服务包罗万象,有本地电话服务以至宽频服务、电子商业方案等等。

香港四大家族

1、郑裕彤家族

郑裕彤是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产发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及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位居第39位,净资产达160亿美元。

2、李嘉诚家族

李嘉诚旗下主要的上市公司——长江实业集团、和记黄埔集团、香港电灯集团、长江基建集团,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及投资、房地产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媒体及生命科技等。

3、李兆基家族

李兆基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新鸿基地产的董事会成员。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开发公司之一,旗下地产涉及商务楼、住宅楼及酒店集团。除地产业外,李兆基家族还经营能源产业。

4、郭得胜家族

郭得胜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是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也是香港拥有最多土地储备的公司之一,截至2011年12月,所占楼面面积约434万平方米。郭氏家族开发的楼盘,包括香港最高的3座建筑以及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楼等。

郭得胜人物生平

郭得胜早年随父经营杂货批发,自幼巧学经营之术。战后随家移居香港,其时战争初定,民生逐步安定,工商逐渐复苏,郭得胜到了香港后,在上环租赁了一个店面,创办“鸿兴合记”的杂货店。郭得胜以其殷勤礼貌地待客,诚诚恳恳地经营,很快便赢得周边居民的好感和信任,生意日见兴隆。

几年的辛勤劳作,经营业务日有所增的店铺又扩展更名为“鸿昌百货批发商行”,开始扩大业务,批发日用杂货和工业原料。郭得胜虽然业务已经有所拓展,但依然以诚信经营之道,价格合理之方,获得了岛内外客户的极大信赖,因而他的商品销往港澳乃至东南亚各地,“老实商人”的美名成就了他的企业日见膨胀。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四大家族、百度百科——郭得胜

香港十大富豪出炉:平均年龄81岁,首富在大陆只能排到第七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在中国大陆富豪榜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拿“首富”来说,从1999年到2020年,中国首富的宝座上换了不下10人,和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说的一样,“皇帝轮流做”。

而人们比较关注的头部前十富豪阵营,则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已记不清有多少富豪横空出世,但很快又黯然退场,就像流星划过天际。

不过,并非所有地方的富豪榜都如此,香港就与大陆截然相反,多年来福布斯发布的香港富豪前十榜单上,似乎都是那些老面孔,就没怎么变过。

近日,福布斯中国刚发布了2021年香港富豪榜,前十名单里,“四大家族”稳如泰山,“船王”女婿(吴光正)依然在列,“蚝油大王”(李文达)、“澳门赌王”(吕志和)等也都没有缺席。

就连排在第十位的蔡崇信也算不上新面孔,其在2015年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就曾跻身香港第九大富豪,6年来从未退出前十,也可以说是半个“钉子户”了。

其实,多年的老面孔,已经反映出了香港经济的一个侧面,几大家族之下,在那里要诞生一个商界新贵真的太难了。

就拿蔡崇信来说,能够进前十,并非在香港的产业做得有多大,靠的还是在大陆的阿里巴巴,严格来说,都不能算香港商业圈的人。

也正是由于没有年轻的新贵诞生,香港十大富豪可能是全球国家和地区中年龄最大的“老年人俱乐部”,或者说是“寿星俱乐部”。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老年人划分标准,75岁以上称为老年人,而从香港十大富豪榜单来看,90岁以上的就占了一半,使得平均年龄达到了81岁。

作为对比,中国大陆前十富豪的平均年龄仅有54岁,而美国前十富豪也才平均61岁。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富豪也确实都挺长寿,比如2015年去世的郑裕彤享年91岁,去年刚走的何鸿燊只差一岁就破百。

而现在榜单上的这5位90高龄的富豪,身体仍然硬朗,精神还很矍铄。

其实,除了老面孔、老年人之外,香港前十富豪还有一个最大看点,那就是半数以上主要从事的都是房地产。

按照福布斯列出的财富来源,李嘉诚用的是“多元化”,但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占了大头。

郑家纯是已故的郑裕彤之子,虽然是从卖珠宝的“周大福”起家,但旗下的新世界地产曾一度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郑裕彤与李嘉诚、李兆基、郭德胜合称“四大家族”。

郭德胜去世得早,榜单上排名第九的邝肖卿就是其遗孀。

这意味着,10个富豪里6个都是房地产商,与中国大陆地产富豪这些年跌出头部阵营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人说,香港20%的富豪,掌握着香港80%的物业,地盘就那么大,可能这也是榜单数年不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香港头部富豪们垄断的还不仅只是地产业,就拿李嘉诚来说,燃气、用水、电力、港口、零售都有他的身影,而且都是龙头。

可以预见,明年福布斯再发香港富豪榜,可能前十阵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不过,如果仅从账面可见财富来比较,香港前十富豪的财富值却比中国大陆差了一大截,作为首富的李嘉诚身家354亿美元,不足中国大陆富豪钟睒睒身家的一半(770亿美元)。

如果都合在一起排个榜单,以福布斯实时富豪榜的数据为基准,李嘉诚只能排到第七位,李兆基可以排到第十位,而其它的人则进不了前十。

当然,也有人说李嘉诚的财富是被大大低估了,但胡润和福布斯只能比较公开在台面上的钱,这也是榜单的规则。

至于李嘉诚个人手里到底有多少存款或者现金,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外人关于此的一切数字,都只是猜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