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财神赵公明画像,为什么基本都是黑脸多胡须?
说到说到四代财神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四大财神有商纣王的叔父比干;还有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最后一位是《封神演义》中的财神赵公明。财神其实分两种,有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爷李诡祖、比干、范蠡与武财神爷赵公明和关公,其中赵公明就是武财神,武财神的相貌特征就是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下面就有武财神赵公明的图片,一起看看。
封神演义中,赵公明乃是世外高人,修仙有成,怎奈申公豹巧舌如簧,诱骗赵公明助纣为虐,最后被害。死后,赵公明被封神玄坛真君,统帅的乃是福祉诸神,其部下多为招财进宝祈福的神君。后世遂将赵公明认定为财神,而事实上,传统神话则直接认为赵公明就是财神。
赵公明之所以成为财神,我认为主要不是因为其生平事迹。比他商业上更成功或更急公好义的人多了。他当财神主要是因为职务的关系。
封神演义里也提到过,赵公明最后是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此后的民间传说里,赵公明部下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其分别是“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成为财神。不少人会将赵公明与其四位部下,合称五路财神,希望他们可以为信徒带来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与中央五个方位的财运。
赵公明是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汉族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汉族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并没有封赵公明为财神,只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后来,汉族民间认为赵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其分别是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成为财神。财神倾注了汉族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寄托着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
中国财神爷有几位?分别叫什么名字?几张图看明白!
每年的农历7月22日是中国的财神爷生日,在这一天老百姓们都会准备好酒菜、香火、纸钱来供奉财神爷,祈求自己生意兴隆,工作顺利。大部分情况下,老百姓求的财神爷是武财神,其实中国的财神爷很多,目前来看至少包含了十位财神爷。他们分别是西财神(关公)、北财神(赵公明)、东北财神(李诡祖)、东财神(比干)、南财神(范蠡)、王亥(中路财神)、柴王爷、端木赐(西南财神)、管仲(东南财神)、白圭(西北财神)。
下面是每位财神的介绍
财神的原型是谁?
财神有很多种说法,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信仰,人们供奉的财神爷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财神的原型也不同。具体介绍以下几位:
一、名气最大的财神爷赵公明
赵公明,本名叫赵朗,字公明,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后世一般都称他的字,所以千百年来,赵公明这三个字便越叫越响。作为汉族民间传说中主管财源的神明,财神爷赵公明起初与财神并没什么关系,相反他还是一名“瘟神”。
根据《列仙传》中的记载,赵公明为八部鬼神之一,专行下痢,散毒啸祸。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中,就将赵公明描绘为“瘟神”。
后来,民间商贾们认为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都是赵公明的“手下”,要受赵公明管,那赵公明自然就是财神爷,因此,从元明两朝开始,赵公明便成功“洗白”,一下子从“瘟神”成为了财神。
需要注意的是,赵公明被认为是“瘟神”,并不是因为他作恶多端,而是他负责驱散瘟疫一类的事物,也是一位传播“正能量”的神仙。
二、淡泊名利的财神爷范蠡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实际上,勾践能击败吴王夫差,重新光复越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身边的重要“智囊”范蠡。
范蠡,字少伯,楚国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功成名就后,带着西施归隐江湖,丝毫不贪恋荣华富贵。
范蠡归隐江湖之后,隐姓埋名来到齐国,首先从事农业生产,后来又开始经商,并且很快财产积累到“数十万”,迅速发家致富。齐国人仰慕他的名声,请他当宰相,带领齐国百姓共同致富。范蠡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经商比从政安全,于是离开了齐国。
离开齐国后,范蠡有来到了宋国的陶邑,并改名为朱公,后来人们便称他为陶朱公。宋国这个地方很特殊,虽然是周朝的属国,但是宋国是周天子分封给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这里大多数殷商的后裔,而且殷人向来有经商的传统,范蠡来到这更是如鱼得水,很快便赚到了“千金”。由于范蠡杰出的商业才能,后代许多生意人都供奉他,称他为“财神”。
三、义薄云天的关公
关公是三国里面的人物,在整部《三国演义》中,论忠论义,没有人比得过关公了。关公也因此被后人看成是义薄云天的象征,在很多黑社会电影中,无论是黑社会老大还是下面的古惑仔们,都要拜关公。由于关羽是山西人,因此山西人,尤其是晋商普遍都供奉关公。
商人选择关公当财神,看重的是他的忠义的形象和惩恶扬善的品格。人们认为忠义的关公可以保佑他们的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清朝时期乃至到了民国,商人们都十分敬奉关羽,他们希望能关二爷能保佑自己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扩展资料
最早的“财神”管的是农业丰产、丰收:
远古时期,自从人类懂得自己种植作物之后,种植业(即狭义农业)就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是人类食物、衣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作物的丰收,也是保证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
远古时期人类对无法解释的各种自然事物赋予的人格化形象,就是神明的原型。农业与丰收也是被赋予人格的对象之一。
比如希腊神话中的克瑞斯(Ceres):大地和丰收女神。她是宙斯的姐姐,掌管农业的女神,给予大地生机,教授人类耕种。而克瑞斯(Ceres)的名字,在古罗马时代一度直接代指“谷物”甚至成为“面包”的代名词。
神话的八大财神是哪八大?
赵公明——专司人间财富之神;比干——忠信可靠的文曲星;范蠡(lǐ)——生财有道的陶朱公;关公——忠诚信义为本的关羽;五路神——主偏财的路头神;利市仙官——招财进宝的偏财神爷;刘海蟾——撒钱济贫的准财神爷;王亥——掌管六十岁人以后的财运。
这八位财神爷都大有来头,今天就跟大家仔仔细细来讨论一下第一位即是专管人间财富的神仙——赵公明。
赵公明,是“正财神爷”,他也是众多财神爷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传说他有许多奇特功能,而且变化无穷,能够呼风唤雨。要因为在年画中他面目狰狞,黑面浓须,所以人们也叫他武财神爷。
而在历代的电视剧中,在《封神演义》之前,赵公明的形象一向都充满着邪气。而在《封神演义》中,赵公明被元始天尊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专门管理人间的财富之事。
之后人们为了求财,于是乎跟着这个传说,就将赵公明当做财神祭祀,似乎那时候的这位财神爷也已经随着传说变得慈眉善目了。
虽然是有八位财神分管不同的财运方面,但在后代的流传中,人们为了广求财路,因此将八位财神同时祭祀。而且通过现代雕刻的八位财神爷的小模板来看,每一位都各具神态,还有的喜笑颜开,光是看了也直让人开心。
除了这八位财神,因着民间广为流传的“家和万事兴”,还有代表家庭幸福美满的“和合二仙”也常被当作财神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