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之旁该怎么写
1、走之旁由三个部分组成:点、横折弯撇、平捺,分三笔完成。
2、点画一般都能搞定,第二笔其实是一个S形。
3、第三笔平捺,但是它并不平,而是有一个弧度。平捺也由三个部分组成,平入笔、向右下方行笔,平行出捺。向右下方行笔的时候需要结合手腕的运动、
4、走之旁要和里面的笔画保持一定距离,下面和左边不要离的太近,捺画要拖住上面的笔画。
扩展资料
偏旁“走之”示例字:过、这、边、进、道、运、迥、迷、送、逆等。
1、进
读音:jìn。
释义:
(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
(2)入,往里去:进见。
(3)吃,喝:进食。
(4)收入或买入:进账。
(5)奉上,呈上:进言。
(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2、道
读音:yùn。
释义:
(1)循序移动:道行。
(2)搬送:道输。
(3)使用:道用。
(4)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道气。
(5)南北距离:广道百里。
走之旁的写法是什么?
走之旁的写法如下:
“走之旁”是由“点、横折折撇、平捺”三笔组成,书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点和横折折撇留有空间,保持距离,距离大约等于横折折撇的高度;
2、横折折撇起笔向左,第一个折与点的收笔上下对正;
3、平捺起笔是向右上,运笔至横折折撇的“折”的时候就要向右下运笔,不能再向上了。
走之旁“辶”的汉字
1、透
读音为tòu,最早见于秦篆。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透”字基本含义为通过,穿通,如透明;引申含义为通达,如透彻。
2、遇
读音为yù,最早见于金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遇”的基本含义为相逢,会面,碰到,如遇到、遇见;引申含义为机会,如机遇。
3、连
读音为lián,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连”的基本含义为相接,如连日、连夜;引申含义为带,加上,如连带、连坐。
走之旁的写法是什么呢?
走之旁”辶“的写法如图所示。
走之旁只有3笔画,顺序是:点、横折折撇、捺。
走之旁”辶“的汉字有:进、边、近、远、过、还、连、速、逃、迎、透、选、送、追、道、遇、遍、这、运等。
汉字释义:
一、透
1.(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透水。
2.暗地里告诉:透消息。
3.透彻:把道理说透了。
二、遇
1.相逢;遭遇:相遇。
2.对待;款待:待遇。
3.机会:机遇。
三、连
1.连接:心连心。
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
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
四、道
1.道路:铁道。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
4.道德:道义。
五、逃
1.逃跑:追歼逃敌。
2.躲避:逃荒。逃学。
走之旁怎么写好看?
走之旁的字体在书写时,短横、点画还有与平捺的接笔处,和被包围部件都存在巧妙的笔画呼应关系,一般短横呼应最为常见。
走之旁由三个部分组成:点、横折弯撇、平捺。第二笔其实是一个S形,大部分人都喜欢写成Z形;第三笔平捺是有一个弧度,以便给走之里面的部分留出空间。平捺也由三个部分组成,平入笔、向右下方行笔,平行出捺。
带有走之旁的汉字
1、迟
读音为chí,最早见于金文。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迟”字基本含义为慢,缓,如迟缓;引申含义为晚,如迟到。
2、逗
读音为dòu,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逗”的基本含义为停留,如逗留、逗号;引申含义为引,惹弄,如逗哏、逗引。
3、迷
读音为mí,基本含义为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如迷信、迷糊;引申含义为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如迷恋、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