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的一劫是多少年
小劫?中劫,大劫?一个小劫时间为大约1680万年。小劫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大体上是从84000岁向下减,每隔100年减1岁,一直减到10岁,这样历时为840万年,然后再向上增,每隔100年增1岁,一直增到84000岁,这样历时也为840万年,合起来就是1680万年,为一小劫时间。 一个中劫由20个小劫组成,这样一个中劫时间就是20*1680万年,约为3.36亿年。 一个大劫由四个中劫组成,代表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这样一个大劫时间为4*3.36亿年,约为13.44亿年。 一个大劫代表娑婆世界生灭一次的时间,中劫代表一个大劫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目前我们娑婆世界所处的时间为:贤劫的住劫阶段第九个小劫减劫时期70岁。 大劫、中劫与小劫可以描述我们所处世界的具体时间位。所谓贤劫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大劫的名称,下一个大劫名称叫“星宿劫”,前一个大劫名称叫“庄严劫”。
一劫等于多少年呢?
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一小劫=1599万8000年,一中劫=二十小劫,一大劫=四中劫。
根据《大毗婆沙论》所说,人的寿命从八万岁开始,每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寿命十岁为止;然后再从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又增加一岁,增加到八万岁,这一增一减就叫一个小劫。我们可以很容易用数学把它算出来,八万岁到十岁,每一百年增一岁,又一增一减。
《大毗婆沙论》介绍
《大毗婆沙论》全文二百卷,至唐玄奘法师始完全译出,这是此论最详尽正确的汉文译本,它的梵本十万颂系由玄奘亲从印度赍归。
玄奘于永徽年中(650~655)翻译了《婆沙》系统的《阿毗达摩显宗论》、《顺正理论》和与此有关的《俱舍论》后,即从显庆元年(656)七月二十七日在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开始宣译此论。
一劫等于多少年?
一小劫=1599万8000年,一中劫=二十小劫,一大劫=四中劫。
根据《大毗婆沙论》所说,人的寿命从八万岁开始,每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寿命十岁为止;然后再从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又增加一岁,增加到八万岁,这一增一减就叫一个小劫。
劫,是佛教里的一个时间单位。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天地的一成一败谓“一劫”。亦泛指一段很长的时间。
出处:
《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不可计品》:“是辈人於是间闻深般若波罗蜜信者,正使三千大千国土人,一切所当为者皆信,皆信已来行过一劫。”
《大般涅槃经》卷上:“ 如来 今者有大神力,岂当不能住寿一劫若减一劫?”
《隋书·经籍志四》:“天地之外,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极,然皆有成有败。一成一败,谓之一劫。”《云笈七签》卷四:“诸天宗奉,各有科典,一劫之周,又复改运,遂积五劫,迨于 开皇 。”
想问一下一劫是多少年?
一劫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据说年是一种怪兽,除夕放鞭炮等习惯都是为了趋避这种怪兽。但是,对于一名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个人觉得年还有更多的意义。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这个节日里可以全家团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便是对团圆的最好诠释。
年的词目解释
据传甲骨文的“年”字是一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就是“年成”、“收成”,后来才引申作为“年”这一计时单位。
有认为年的产生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它最初是指庄稼的一个成长周期,西周的农夫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这被认定为是新年的习俗起源。但这时的年没有固定在某一天。
《说文解字》中的禾熟并不代表“一年四季”时间概念。禾的生长周期只有几个月,不到十二个月。“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说文早期历法以10月为正月,而10月处于立冬节气前后,立冬为秋冬季节变更的标志。通常认为秋季为普通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但随后由于历法变迁,建正月份出现变化。
佛教“一劫”是多少年?
佛教的说法,一劫为13.4亿年
佛教中劫 【劫】 梵语kalpa,巴利语kappa。音译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
佛教沿之,而视之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故经论中多以譬喻故事喻显之。
婆罗门教认为世界应经历无数劫,一说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一白昼,或一千时(梵yuga ),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世界;另一说则以为一劫有四时:(一)圆满时(梵kr!tayuga ),相当于一百七十二万八千年。
(二)三分时(梵treta^yuga ),相当于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年。
(三)二分时(梵dva^yuga ),相当于八十六万四千年。
(四)争斗时(梵kaliyuga ),相当于四十三万二千年。四者凡四百三十二万年。据称现正处于争斗时。
扩展资料:
‘一劫四时’之说法,婆罗门教并认为四时相较,时间上愈形短少,人类道德亦日趋低落,若争斗时结束即为劫末,世界即将毁灭。 佛教对于‘时间’之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有关劫之分类,诸经论有各种说法。
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谓劫有二种,一为大劫,二为小劫;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分五种劫,即夜、昼、月、时、年;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以劫有中间劫、成坏劫、大劫三种;俱舍论卷十二谓有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种;彰所知论卷上分劫有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大劫等六种;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下载有九种劫,即:(一)日月岁数。(二)增减劫,即是饥、病、刀小三灾劫,称为中劫。 (三)二十劫为一劫,即梵众天劫。(四)四十劫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劫
一劫指的是多少年?
一劫指的是:12万9600年。
一中劫是二百多万年,一大劫是一亿到两亿年,一个无量劫约64亿年到几百亿年,相当于一个宇宙从形成到灭亡的时间。
一个无量量劫,则以“亿亿”为单位,道家只有三清渡过此劫。据佛典中说,地球共分“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小劫。
计算方法
根据《大毗婆沙论》所说,人的寿命从八万岁开始,每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寿命十岁为止;然后再从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又增加一岁,增加到八万岁,这一增一减就叫一个小劫。
可以很容易用数学把它算出来,八万岁到十岁,每一百年增一岁,又一增一减。所以八万减去十,这个数乘上一百年再乘上二,一增一减总共可以有一千五百九十九万八千年也就将近一千六百万年,这一小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