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0是年代21世纪初,山东省教育体制有多腐败,这仅仅是个个例,根据了解在那个年代,高考冒名顶替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又一起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山东济宁的苟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曾在1997年、1998年高考中连续两年被冒名顶替引发热议,其中1997年顶替者为此前自己高三班主任的女儿,1998年则在未填报相应志愿下被录取至湖北一学校。教育局回应称正在调查。 这是来自微博称呢“前世是天使2001”的微博:“我也是被顶替的,1997年,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我拿到的成绩是假的,我的班主任老师,让他的女儿顶替我的名字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而我落榜了,加入了复读。他的女儿毕业后,在济宁一所中学教书,任后勤部老师。 1998年,我以全任城区前几名的摸底成绩,高考再一次落榜了,因为我拿到的成绩又是假的......许多年过去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03年,班主任老师托人给我带了一封手写信,两页半信纸,道歉与忏悔。说他女儿不争气,成绩太差,不得已顶替我的名字和成绩去上大学。时隔多年,我才知道被顶替。至于我第二次高考,全区几万考生,我在高考前一周的摸底考试中,是全区第4名,而我拿到的高考成绩又是很差的,志愿都不曾填报,就被湖北黄冈一个野鸡中专录取。那么,这次又是被谁顶替了,亦或是有更大的黑幕,至今是个谜!“ ![]() 事件是否真实,我们还不能下定论,不过从这位苟女士发布的信息来看,应该是不假的,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不在少数,比如大家熟知的著名主持人康辉等,这俨然成为了一条黑色产业链,这一方面是国家教育监督的不利,另一方面是制度法律的缺失,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及社会不断进步,高考冒名顶替上大学已经不再可能,考试一直是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中国的未来发展还得靠一大批人才来推动。 |